我的創作樂曲 -My Original Music-

  

2015/03/15

[樂曲解說] 焚輪 Round

本篇是解說我的創作樂曲:「焚輪 Round
試聽網址:
Bandcamp (串流128kbps/MP3、購買則有44.1kHz/24bit Wav等多種格式)
Synthesizer V NineZero演唱版:

純樂器演奏舊版:


Synthesizer V NineZero演唱版:


Song structure:
0:00 Intro
0:21 Intro 2
0:35 Intro 3
0:49 Verse 1
1:11 Chorus 1
1:39 Verse 2
2:00 Chorus 2
2:29 Bridge
2:43 Solo
3:12 Outro 1
3:33 Outro 2
3:47 Outro 3

創作背景:
不知道該怎麼分類的Metal曲風,既不輕、也不重,但是有對點。

中文曲名「焚輪」的意思是如暴風般的旋轉。
這首曲子原本的中文名字有點不理想,這次製作為了配合英文想了好久才從字典中查到這個單字。
從這邊就可以了解這首曲子的感覺是一種不停歇的迴圈,Solo後的轉折也是這個緣故。

這首歌是「狼‧破‧殺 L‧P‧S -Antihero-」時期的歌曲,
不過因為樂團因我而自然消滅之故並沒有寫完、當時完成約50%。
這次補寫了鼓跟Solo、還有一部分的貝斯。

鼓雖然是這次新寫的、但整首歌的感覺卻是由鼓而定下來,
我個人也很喜歡這次的鼓,特別是我終於把我最想寫的Blast放進樂曲了!!
雖然總共只有4小節,不過總算是找到一首歌可以用這個點。

Solo的段落我個人非常喜歡,有濃濃的80's味,特別是中間的調式有稍微跳出去那段我甚至覺得有點Fusion風?
不過Solo差一點寫不完、因為最後要凹回原來的Key想好久、好久、好久...

====================================================================================

2024/05/17更新:
因為有了人聲合成軟體Synthesizer V作為主唱,重新補寫了一直都空缺的主唱旋律與歌詞。
也重新建構之前沒處理好的混音平衡、修改貝斯旋律,並追加YouTube純音樂影片。
  • 吉他音箱則是從實體音箱JCM2000 TSL換成軟體Bogren Ampknob的MLC 100跟5169,
    經過那麼多年軟體音箱音色終於好到我能夠實用在樂曲上了。

  • 統一各樂器Send給Reverb的量皆為全輸出的0 dB,
    再由Reverb音軌控制音量,以尋求空間的一致感。
    關閉Reverb的Low cut,還原低音帶來的空間輪廓。

  • 這次重製寫主唱對譜留意到主歌跟副歌的貝斯有些問題。
    過去撰寫時因為不想跟吉他同步,所以特意用了對位的五度音來營造和聲,
    本來純器樂時沒有什麼大問題,但主唱旋律寫完配上去後和弦定位反而變得混淆。
    由於這首歌是從Riff衍生出來,沒有預設和弦進行,
    加進主唱讓調性變得明顯後,原本的貝斯就變得有些微妙…
    修改了幾天沒有成果,反而讓調性更為混亂,索性就乾脆全部跟吉他同步省得麻煩。

  • 主唱跟合聲使用Synthesizer V的英文男聲NineZero配唱。

    另外由於目前版本Synthesizer V會在不特定字詞的發聲時伴隨類似機械人聲或者像是蛙鳴的聲音,
    呃~聽起來就像星際大戰的Darth Vader那樣,
    雖然混在樂器中就沒有那麼明顯,但畢竟還是存在,所以主唱的部分說不上完美。

    另外由於我這次重混音盡量不在錄音軟體DAW內拉音量Automation、也不用Compressor控制主唱音量,
    所以主唱無法避免地會有明顯音量大小不一的狀況。

歌詞與解說:
Verse
名與利 爭奪 永遠不休
生與死 對決 成王敗寇
這世界沒有英雄

善與惡 沉淪 正邪不分
恩與怨 殺戮 腥風血雨
這迴圈沒有出口

Chorus
橫眉冷 殘兵恨
強弩末 困獸鬥
窮途末路 葬身街頭

衝天怒 燎原火
血海仇 殺身禍
災厄梟首 輪迴因果

-------------------------------------------------------------------------------

最近的主唱詞曲一次比一次費時,
這首歌更新了這次重製中詞曲寫最久的紀錄,我整整寫了快一周。
當初寫這首曲子本來就沒有主題,理所當然地歌詞亦無從著手,
加上和弦調性不明顯,旋律也很難寫,但旋律靠譜面作業修修改改仍勉強完成。
詞一開始打算延續"狼‧破‧殺 L‧P‧S -Antihero-"的主題,寫罪惡城市,
結果寫到一半進了死胡同,字數、押韻、情境互相扞格,甚至副歌內容完全對不上主歌…
歷經幾次重寫雖然還是硬擠出來,但其實我自己都不曉得主題在寫什麼…
應該是我寫歌這麼多年來第一首、歌曲都全部製作完成,仍不曉得歌詞主題在寫什麼的歌…

主歌轉副歌的地方銜接上聽起來有點突兀,
我努力到影片上傳的前一刻都還在想有沒有更好的旋律,我盡力了…

歌詞基於主唱佔比不重,所以不寫第二段以避免減少聆聽記憶點。

2015/03/07

[短評] 5個付費Guitar Amp模擬VST的心得

這次分享幾個我買過、或試用過的吉他音箱模擬VST短評。
文章心得主要根據個人的使用習慣,或許各位會有不同的想法。

以下按照英文字母順序排序。

1.BIAS Desktop https://www.positivegrid.com/bias-desktop/
測試版本:1.0.9~1.1.3

優點:
 1.高音質、音色自然、有空氣感。
 2.音箱種類多。
 3.Fender系的Amp是目前Amp Sim中我覺得最有模有樣的版本
 4.可調選項多、音色變化大。
 5.ToneCloud有很多人分享好用的音色。
 6.Profesional版有Amp Matching可以做出更擬真的音色。
 7.價格便宜。
 8.授權方案簡單、移轉方便。
缺點:
 1.Bug很多、而且一直修不完。(1.1.5版之後這個狀況已減輕)
 2.不支援Automation控制。(已在1.2.0版修正)
 3.不支援MIDI踏板控制。
 4.無法選擇Mono/Stereo輸出入。(已在1.2.0版修正)
 5.沒有控制數值顯示 (Control Value Indication)。
 6.細聽會發現許多音箱的質感接近、有點像是同一個模組出來的。
 7.說明書只能線上觀看,沒提供PDF版本。
 8.純音箱模擬、效果器要找第三方Plugin,會造成資源負擔。
 9.不能指定Preset存檔位置、只能存在C槽下。(已在1.2.0版修正)
結論:
 音色是目前市面上的Amp Sim VST中數一數二的,但屬於冷色系、喜歡暖Tone的人可能會不喜歡。
且介面感覺得出來沒有針對桌面環境最佳化、仍是觸控思維這點有點令人遺憾。
經過幾次修正與進化,我可以說BIAS Desktop是C/P值很高的軟體。

------------------------------------------------------------------------------------

2.bx_rockrack https://www.plugin-alliance.com/en/products/bx_rockrack.html
測試版本:1.5.1~1.6

優點:
 1..操作簡單。
 2..不會太吃資源。(Samples=4096、8x Oversampling)
 3.內建Delay,可以少掛一個Plugin。
 4.支援Stereo Output。
缺點:
 1.太貴。
 2.相對於價格、音色卻普普。
 3.破音系以價格來說真的沒有很理想。
 4.不支援Automation。
 5.內建的Cab不是很好聽。
 6.軟體本身沒有存檔選項,要利用DAW才能儲存設定 (存成Vst bank的vxb格式)。
結論:
 賣249美金這麼貴、但音色卻沒有令人驚豔之處,難怪沒甚麼人用...

------------------------------------------------------------------------------------

3.POD Farm 2.5 Platinum http://line6.com/podfarm/
測試版本:2.5.7

優點:
 1.Amp/Distortion/Mod..等效果在DAW下可獨立掛載 (Elements版),節省資源。
 2.獨立掛載的破音及空間系搭配其他廠牌Amp Sim很好用。
 3.有Standalone模式。
 4.有支援Automation。
 5.佔用資源少。
缺點:
 1.音箱音色離真實很遠,壓縮感重。
 2.相對於音色實在賣太貴。
結論:
 POD Farm我想很多人都不陌生,因為搭配UX1/2銷售之故、它應該是很多吉他手入門錄音時最熟悉的軟體了。
可惜Line 6在錄音這塊把主力放在HD系列上之故、音效引擎太久沒有更新,現在來聽會覺得它的音色很有問題。
雖然Amp不太好、但效果器類用來搭配其它家Amp Sim還是很好用。

------------------------------------------------------------------------------------

4.ReValver 4 http://peavey.com/products/revalver/
測試版本:141223

優點:
 1.價格便宜,99美金除了音箱外還有效果器、很大一包。
 2.很適合金屬用、趁趁叫。
 3.Peavey自家音箱大都有收錄進去。
 4.操作簡單。
 5.支援Automation。
 6.有Standalone模式。
缺點:
 1.音色壓縮感稍重、較為平面,而且不曉得為什麼聽起來都會有6505的風格。
 2.模擬其他廠牌、如Marshall,真的不能說它像...
 3.需要使用USB外接裝置做授權認證,使用時需將裝置連結電腦,若裝置損壞遺失會很麻煩。
結論:
 預算有限、又需要比較多的音箱/效果器、不是非常要求其他廠牌擬真音色的話,ReValver 4是個不錯的選擇。
自家的音箱都有模擬到位,而且趁趁叫,很適合要錄這類風格的人。
音色上來說比POD Farm 2.5好上不少,可惜沒辦法把內建效果器拆開來用。

另外、在我的使用環境下常常會當機,不確定是不是個案,各位購買前先試用看看會不會有這個問題。

------------------------------------------------------------------------------------

5.S-Gear V2.5 http://www.scuffhamamps.com/product/s-gear
測試版本:2.5.1

優點:
 1.高音質、很有空氣感的聲音、類比感強、屬暖色系。
 2.省資源。
 3.價格便宜。
 4.可套用第三方IR。
 5.支援MIDI踏板控制。
 6.有Standalone模式。
 7.有很多好用的Low Gain Preset。
 8.內建Chorus/Flanger/Delay/Reverb,基本應用上可以少掛一些第三方Plugin。
 9. 更改並記錄過的Preset會自動同步更新同一個Project內相同的Preset。
 10.客服回應很快,而且是老闆本人回覆。
缺點:
 1.Stereo輸入支援不完整。(with mono processing through guitar amp)
 2.不支援Automation。(但允許自定MIDI CC來做即時控制)
 3.預設不適合玩Hi-Gain。
 4.內建的Cab IR Convolver略顯刺耳、尤其是Bypass Effect或Hi-Gain時。
 5.不能指定Preset存檔位置、只能存在C槽下。
 6.Known Problem有點多呀...
 http://www.scuffhamamps.com/support...eshooting-guide/known-problems-in-s-gear-v2-2
結論:
 因為BIAS Desktop在我的使用環境上會有輸出的問題,我後來買了這個來代替它。
音色上覺得很不錯、但似乎是設計者偏好Low Gian的關係,內建的音箱不適合Hi-Gain使用。
內建的Cab IR Convolver略顯刺耳可以找第三方Cab IR Plugin來代替,找到適合的Plugin能減輕不適用Hi-Gain的狀況。
優點9很方便,簡單來就是如果你在同一個Preject內用了複數的相同Preset,
只要其中一個存檔(同檔名)、其餘Preset都會自動同步,這樣就不用一個一個重新讀取了。
然後客服就是老闆本人、回覆超快速,不管是台灣時間下午還是半夜,很神奇地數個小時內就會收到回覆。
附帶一提、這家老闆當初有參與Marshall JMP-1 Preamp的開發。

======================================================

最後排一下個人對它們的"音色"排名:
S-Gear 2 >= BIAS Desktop > Revalver 4 >= bx_rockrack > POD Farm 2.5 Platium。
"綜合"排名則為:
S-Gear 2 = Revalver 4 > BIAS Desktop > bx_rockrack >= POD Farm 2.5 Platium。

至於為甚麼沒有提到很夯的IK Multimedia AmpliTube...其實我之前有買他們家的大全套Total Studio 3 Bundle,
但因為它大部分軟體不支援64bit DAW、且對它會裝一些不會自動移除的額外檔案在系統資料夾下面很感冒,
所以我現在都不考慮IK的軟體、自然也就不會有評測了...

===============================================================

延伸閱讀:
[測試(含音檔)] 實體吉他音箱 vs 模擬吉他音箱 Clean Riff篇
[測試(含音檔)] 實體吉他音箱 vs 模擬吉他音箱 Rock Riff篇
[測試(含音檔)] 實體吉他音箱 vs 模擬吉他音箱 Metal Riff篇
[測試(含音檔)] 實體吉他音箱 vs 模擬吉他音箱 Solo篇

[極短評] Kazrog Thermionik 吉他音箱模擬Pluging (主要為Marshall系)

2015/03/03

[極短評] LePou HyBrit 吉他音箱頭VST

這是我另一篇文章:「幾個免費的Guitar Amp模擬VST分享 」的延伸閱讀。

???
這是我測到後來的感想。

這顆是Plexi + JCM800二合一的Amp Sim。
測過之後、老實說我有點不太清楚它到底模擬得好不好...
你說它不像Marshall、但又感覺得出它很努力地要做出Marshall的特色;
你說它像Marshall、對實際聽過Marshall的人來說絕對會歪著頭「?」。

但可以肯定它比POD Farm 2.5好,POD現在聽會覺得那根本不曉得是甚麼東西~XD
附帶一提、Peavey Revalver 4的ACM 900也是一顆測到後來會覺得「?」的音箱...

優點是免費、有類比感、一顆音箱兩種音色、Automation支援完整;
缺點是Gain太多、而且太髒,壓縮感稍重、沒有Presence、沒有存檔選項。

LePou的VST我只能測這顆、因為其他如Le456、LeCtro...等在解壓縮時全被防毒軟體當成威脅給自動移除掉了。
只有HyBrit因為發行時間久、用的人夠多所以沒被刪掉。
如果你的防毒軟體不會刪掉LePou VST的話、他們的Amp Sim VST其實是免費界中一個不錯的選擇。

但我目前覺得Ignite Amps Emissary在音色上還是首選、雖然用途仍比較受限一點。

[極短評] Ignite Amps NRR-1 & The Anvil & TPA-1 吉他前/後級VST

這是我另一篇文章:「幾個免費的Guitar Amp模擬VST分享 」的延伸閱讀。

NRR-1The Anvil都是3 Channel Pre-Amp、TPA-1則是有EL34/6L6/KT88可選的Power Amp。
相對於Emissary、我其實對NRR-1及The Anvil的評價不太高。
雖然三者都是屬於沒有味道的Amp,但NRR-1及The Anvil的數位感卻重很多,破音的質感讓我想到Boss...很電晶體的Tone。
Ignite Amps的三顆Amp由Gain低至高排列為NRR-1、The Anvil、Emissary,數位感則剛好相反。
不過很妙的是NRR-1卻是唯一一顆Clean Ch.的Gain開到底會破的Amp、而且這個Ch.還滿神似JC-120的。
各位可以抓來聽聽看,Windows下免安裝、把DLL拖到資料夾就可以用了。

對預算有限的人來說、有Ignite Amps這三顆基本上可以Cover絕大部分的曲風應用...音色喜不喜歡是另一回事...

TPA-1......我開始懷疑前面兩個Pre-Amp數位感重是TPA-1的緣故。
雖然不是很確定、但我測Emissary Clean Ch.的時候發現只要搭配這顆後級聲音就變得很平面,切回它自己的後級就又變得很好聽。
至於破音在預設下聽起來就又與Emissary的後級很像,我把Emissary後級關掉A/B Test,發現兩者差在綿密感/破音度。
但TPA-1可調的東西比較多、而且換後級管音量似乎不太會跑掉。
So...如果各位有其他軟體後級的話可以試試看NRR-1跟Anvil是不是還是那麼數位。

標籤

器材評測 (97) Electric Guitar (75) 重要知識 (54) Recording Gears (53) 雜談 (36) Guitar Amp (32) Software (28) Effect (27) VST (25) 創作樂曲 (25) 樂器保養 (24) Synthesizer V (23) Soul Power Instruments (20) Bogren Ampknob (19) Headphone (19) Gibson (16) Marshall (16) 木材相關知識 (14) Kiesel (11) 木紋 (11) 監聽喇叭 (11) RME (10) Suhr Reactive Load (9) TS-808 (9) Cable (8) Framus (8) String (8) 溼度 (8) Analysis Plus (7) Bogren IRDX Core (7) Fender (7) audio-technica (7) AKG (6) Blackstar (6) Bridge (6) Cornell (6) DAW (6) Knaggs (6) 歐陸電吉他小廠 (6) Bogren Krimh Drums (5) Boss (5) Ibanez (5) KS Digital (5) Pickup (5) Ableton Live (4) Focal dystonia (4) Jackson (4) Maxon (4) SPL (4) 侷限性肌張力障礙 (4) 肌腱炎 (4) FreedomCGR (3) GHS (3) Genelec (3) Headphone Amplifier (3) ME Geithain (3) Mesa Boogie (3) Seymour Duncan (3) Shin's Music (3) 檸檬油 (3) Bass (2) Bogner (2) D'Addario (2) ESP (2) Fender Japan (2) Kid's Guitar (2) MXR (2) PRS (2) Vovox (2) Vox (2) Warwick (2) iZotope (2) 指板油 (2) 日本音樂專門學校 (2) &K. Laboratory (1) 320design (1) Addictive Drums (1) Apogee (1) Brian May (1) Dithering (1) Freekish Blues (1) Furman (1) Grace Design (1) Guilford (1) Guitar Pro (1) Heritage Guitars (1) Honda Sound Works (1) James Tyler (1) Joe-X Guitar Works (1) Keeley (1) Lake People (1) Leqtique (1) Mammoth Electronics (1) Mogami (1) Mono (1) Music Msn (1) OLLO Audio (1) Planet Waves (1) Polish (1) Prism Sound (1) Samplitude (1) Softcase (1) Spector (1) Spectrasonics Trilian (1) Suhr (1) Superior Drummer 2.0 (1) TC Electronic (1) Taku Sakashta Guitars (1) Tokyo Effector (1) Vertex (1) Vocaloid (1) WAXX (1) Wampler (1) Waves (1) Weehbo (1) ZODIACWORKS (1) 拭琴布 (1) 浜田麻里 (1) 穩壓器 (1) 詐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