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創作樂曲 -My Original Music-

  

2021/10/30

Kiesel Guitars與其他廠牌相似型號於價格上之對比

由於Kiesel Virtual Guitar Builder上線,所以無聊做個簡單的比較來看看Kiesel現在跟其他廠牌相比時還有多少價格上的競爭力。
Kiesel盡量以其他廠牌相對應的規格去配置,但我沒有去更動Fret、Radius...等選項,以抑制費用增加。

Part.1 Delos

Delos的Body一律選用Alder,Neck / Fingerboard為Maple,Gotoh Bridge。

vs Fender American Professional II ($1499)
Kiesel在傳統Strat這塊,價格上完全不是Fender的對手,
而且Kiesel還要加$80運費與關稅,想要USA製的傳統Strat,Fender仍是首選。
Kiesel唯一的優勢大概是它為2 pieces body,Fender是多Pieces,但反正塗成Solid colour就沒有人在意了...
而且Fender的Sunburst不用加錢,Kiesel要選2 Tone +$80、3 Tone +$120,完全沒有競爭力。
Kiesel只有在選用1 piece Swamp Ash body + Bird's Eye Maple Fingerboard時 ($1739),面對同價位Fender USA才有一戰的實力。


vs Schecter USA Sunset Custom、Tom Anderson Drop Top Classic
音色先不論...Kiesel Delos稍微升級一下Top後,對戰Schecter跟Tom Anderson在價格上很有競爭力,
就算+$20升級成Bird's Eye Maple Fingerboard、然後把Inlay / Logo都升成Abalon也仍有餘裕。
只是在電路方面都升級後C/P值還有沒有那麼好就是另一回事了...




=============================================================================================================

Part.2 CS 3 & CS6

CS為了對比Les Paul所做的"額外不必要"配置變動:
  • 24.75" $50
  • Blocks inlay $70
  • 2 Tone / 2 Volume $40
  • Translucent Black Burst Edge $80
  • Cherry Sunburst $80
  • Painted Black Headstock $40
這些選項加一加大概$360,換言之如果以極簡配置的話還是勉強可以在$2000上下。

可以看到原本價差有$400的CS3在加了一堆選項之後跟CS6差沒多少錢,
所以想要Les Paul style的話我個人建議直上CS6,因為很多Option都變成免費。

vs Gibson Les Paul Standard ($2699)、PRS SC594 ($4100)
可以看到CS系列面對Gibson沒有價格優勢,所以喜歡Les Paul的人直接買Gibson就好。
Kiesel唯一勝過Gibson USA的地方就是使用Genuine Mahogany,兩千美元出頭在其他廠牌不可能買到Genuine Mahogany。

其實我一直認為CS系列主要競爭目標不是Gibson、而是PRS,畢竟從琴身厚度與噴漆來看Kiesel都比較接近PRS,
如果從這個角度切入,Kiesel對PRS有一定的競爭力,電路全面升級後也還有一點餘裕,
但...沒有鳥,所以鎖定PRS的用戶大概也不會想買Kiesel~




=============================================================================================================

Part.3 DC

DC為了對比其他廠牌都是Alder body,其他變動如下:
  • Abalone Logo $30
  • Abalone Inlay $60
  • Ebony less color variation $40
  • Black Hardware $40
  • 3 Pieces Maple neck $150
  • Floyd Rose Bridge $120
  • Passive Pickups (Holdsworth neck + Thorium bridge) $20
  • Active Pickups Fishman Fluence Modern $200
vs Jackson USA SL2 ($3799.99 up)
Kiesel DC對上現在漲得一蹋糊塗的SL2,不管是有無Top都立於不敗之地,
除非是很想要鯊魚鰭 inlay跟日後就會變形的Scarf joint neck,不然同樣是美國琴,Kiesel DC是更好的選擇。




--------------------------------------------------------------------------------------------------------

vs ESP M-II NT (E-II / Original)
Kiesel為了對應M-II的Non-painted neck,所以額外加了$120的Clear Satin neck,
對上E-II沒有價格優勢,不過Kiesel至少還是USA製;
對手換成Original後價格優勢就很大,但Kiesel的作工沒有Original好,這部分會抵消多少優勢就見仁見智。




--------------------------------------------------------------------------------------------------------

vs ESP USA M-II NTB FR Natural Koa ($3899.99)
Kiesel現在雖然不便宜了,但它們真正的價值"特殊木材的C/P值"這點還沒有縮水太多,
例如對上ESP USA這把,同樣規格Kiesel便宜$1300,而且Kiesel還是選用Flamed Koa top


=============================================================================================================

Part.4 CT & SH

vs PRS Custom 24 ($3850)
跟CS同為Kiesel元老型號的CT,從外型很明顯就能看出競爭目標是PRS Custom 22/24。
但CT近年的命運卻跟CS大相逕庭,產線不斷縮小,原本還有七弦的CT7跟降級版的CT3,現在因為銷量差全部都刪掉了...
更慘的是一些CS6上免費的Option,在CT上卻要加錢,
明明是以很多人競相購買的PRS為外型藍本,結果銷量卻江河日下的其中一個原因我想大概就是Kiesel前兩年推出的Crescent,
跟CT外型相似、但更薄,而且可以選Multi scale與7/8弦,現在網路上看到開箱的Kiesel Double cut set-neck幾乎都是Crescent,
自己打自己也只有Jeff想得出來...

回來講CT對PRS,基本上如果願意花錢升級電路修改Kiesel泛音不足、太過乾淨等特徵的話,
CT在價格上還算是可以代替PRS的選項...雖然這個價錢其實可以買二手PRS。
不過會買PRS的人基本上忠誠度極高,CT其實很難用價格去獲取他們的青睞..而且最重要的是Kiesel沒有鳥。

...撇開鳥不談,我覺得比起"CS注定無法取代Gibson"的差異,CT對上PRS應該具有取代性才對?
第一是PRS本身沒有像"Gibson的Lo-fi音色"那樣的專屬特徵,其次是之前的PRS沒有使用對音色有巨大影響的Nitro finish,
但結果就像現在這樣 -- PRS大家搶著買,CT卻一直縮小產線。

額外貼一個撰文前兩天上傳的二手CT評測影片,英文聽力不錯的人可以聽聽看他的評價,他有幾把PRS。
不過留意這把是Carvin時期的琴,如果他跟前任主人都沒換過拾音器的話,那拾音器應該是Beryllium還沒問世以前的舊款。
4:33 Clean、7:17 Drive。






=============================================================================================================

The last part SH550 / SH575

vs Godin Montreal Premiere HT ($1795)、Godin Montreal Premiere ($2699)、Godin Summit Classic ($2699)
先撇除Godin Montreal Premiere兩款琴身木頭是用Cherry一事,
Kiesel就算不比照Godin後兩款高階型號去選用Piezo,Kiesel的價格在北美空心琴C/P值之王:Godin面前仍沒有競爭力...
就算把一些Option換掉也沒有拉開多少價格差距,Kiesel唯一的優勢大概只剩下不鏽鋼Fret以及Ebony fingerboard而已,真慘。





=============================================================================================================

在外型上跟其他廠牌有明顯相似之處的型號大概就是這些...其實還有兢爭目標為Suhr / Tom Anderson的Theos,
不過Theos沒有甚麼特別之處、而且又是Chambered body,所以我決定跳過不談。

從上面幾個比較可以看出,現在Kiesel若是以同樣規格去對戰其他廠牌的相似型號,幾乎已沒有多少價格優勢,
所以如果要訂Kiesel那些與它牌相似外型的琴,最好還是回到Custom order這點:
"你想要某個外型但市面上沒有你想要的規格組合"。
而不是期望Kiesel可以成為替代它牌的廉價選項,因為Kiesel的音色有它們自己的風格,
再加上碳纖維棒...等先天體質的關係,就算花大錢改電路也不會完全像它牌。

我不喜歡Jeff Kiesel的經營策略與個人風格,我在這個討論串裡數落Jeff的次數遠多於我稱讚Kiesel這個品牌,
只是在2021年這個當下、Kiesel仍然是想要一些少見木材組合但預算有限的最好選擇之一,
交期在半年以內、"相對"不賴的製作品質、簡單的付款方式...都是我再次訂購Kiesel的原因,
畢竟目前我還沒看到除了Kiesel以外、用3600美元就能買到Royal Ebony carved top Single-cut的廠商...
雖然剛剛Kiesel業務Keith寫信告知他們發現倉庫沒有夠厚的Royal Ebony可以拿來做CS6的Top...頭痛。

順便貼一下用Virtual Guitar Builder比照我向日本PGM工作室訂製的規格所模擬出來的CS6圖片,
PGM那把是44萬日幣不含運,按照現在的匯率換成美元約$3855,這邊可以很明顯看出Kiesel的價格優勢,
可惜Kiesel不提供CS6做3 single coils,不然我可以省1500美元呀...

2021/06/24

空間有限的一般業餘玩家該買多大的監聽喇叭?

三不五時常看到有錄混音的入門或進階者在詢問應該要買多大的監聽喇叭,
而總會有人推薦6"甚至8"以上的喇叭,對於這點我感到非常疑惑...
那些人推薦與空間大小完全不相配的大喇叭的理由永遠是:

  • 大喇叭比較能聽到及處理低頻。
  • 歐美的各種十大推薦名單中8"都占多數。 

但很遺憾的是事實上、一般業餘玩家家用喇叭大概5"就是極限了 。

  • 首先、8"需要很大的擺放空間,看看Genelec官方的喇叭距離建議指南:
    https://downloads.ctfassets.net/4zj...Monitor_setup_guide_BBAGE125e-lightweight.pdf

    第21頁,同樣8"的8050B的適當距離約1~2公尺內。
    搭配20頁的數據來看,8050B的理想正三角形擺放距離應該在1.5公尺前後。

  • 其次、就我個人的經驗來說,
    6.5"的KS Digital C5 Reference在一般7~8坪小套房內的舒適音量大概是錄音介面音量為-42 ~ -52 dB,
    小房間擺8"大概至少要-60 dB吧…能將音量控制在這麼低的錄音介面感覺上不多…
    像Prism Sound Lyra這麼貴的鬼東西的音量卻只能定格-46 / -52 / -62 / off…
    以我的環境來說8"大概只有聽不到跟太大聲兩個選項…

    縱使8"能夠聽到比較多的低頻,但同時在小房間內頻率的反射問題會更嚴重,
    多重反射之後還能保證聽到的低頻是正確的嗎?


    印象中常見的吸音棉無法處理長波長的低頻,所以這個問題無法靠吸音棉改善。
    我看到的所有DAW相關網站、職業/業餘部落格都"不建議"使用與空間不相符的大喇叭,
    而是建議使用適當大小的喇叭並搭配耳機作修正。

  • 再來、所謂國外的推薦名單...
    老外的環境跟臺灣迥異,假使真有專業評測選出大多是8"的名單,那也是以西方國外的居住環境為基準,
    與臺灣相近的日本的專業錄音網站或雜誌就很少推薦業餘玩家居家使用6.5"以上的機型。

各位確定一般的居住空間可以很好地運用8"的喇叭嗎?

我2020年在當代論壇發過兩篇文章:

第一個連結是日本專業錄音師們對各品牌監聽喇叭的看法,有趣的是他們私人使用並非都選擇大尺寸的喇叭。
(其中的第二篇是鬼滅之刃主題曲的錄音師,他私人使用我在賣的KS Digital C5-Reference)
雖然原始文章有點業配性質,但西方的各大排行榜不也是如此。
第二個連結最有趣的地方是日本最多人使用的前五名監聽喇叭只有一台超過五吋。

----------------------------------------------------------------------------------------------------

我目前主要使用:

  • 5"同軸:musikelectronic geithain RL906,最大音量為104dB (r=1m),
  • 錄音介面是Prism Sound Lyra 2,
  • 兩個喇叭中心點間的距離為0.97m,算是一般業餘用戶擺喇叭常見的距離,
  • 而我平常聽音樂的音量是-38 ~ -52 dB。
    (古典-38 ~ -40 dB、90年代以前的樂曲-40 ~ -42 dB、90年以後的樂曲-46 ~ -52 dB)
音量開不大的原因是我發現只要超過這個音量大小,音場就會混亂,
這邊不完全是指因為反射所造成的混亂,更是當音量一開大、聲音的成像就會變得太過前面而失去縱深感,導致樂器都混雜在一起。
換言之即使是5"的小喇叭在約1m的聆聽距離仍沒有開大聲的本錢,
當然、我也有感覺平常聆聽的音量大小無法完全讓喇叭表現出樂曲該有的張力與樂器的音色完整度,
所以我認為5"的喇叭擺放距離至少要1.2 ~ 1.3 m,這樣才能讓喇叭發出該有的音色。

反過來說、如果給不出至少1.2 ~ 1.3 m的空間擺放喇叭,連5"都無法完整展現實力更遑論5"以上甚至8"。
我之前也曾考量過所謂的細節啦、低頻啦...之類跟喇叭尺寸有直接相關聯的問題,
但如果在小空間擺了不適當的喇叭讓音場產生混亂反而對監聽會造成反效果,
所以在空間有限制的業餘玩家的監聽用途上我還是建議:
細節 / 低頻丟給耳機處理,讓"符合空間大小的喇叭"專注在整體的混音與音場表現上才是相對適當的做法。

上面"日本專業錄混音師等職業用戶談監聽喇叭"連結裡提到的0.1重低音喇叭解決方案我覺得也不適合空間有限的玩家,
  • 第一是0.1重低音喇叭也需要一定大小的空間擺放,
  • 第二是低頻的穿透力強,擺了強力的0.1後會讓聲音更容易溢散,然後左右鄰居上下住戶就天天來找你了...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讓更多人了解對一般業餘玩家來說喇叭不是越大越好。

如果預算夠但空間不太夠,那我個人會很建議買Genelec或Neumann之類有搭配喇叭聲學校正麥克風系統的組合,
看了許多文章都說校正之後很精準,對沒有辦法做空間處理的業餘玩家來說是個非常棒的解決方案。
事實上就連日本許多職業錄音師無論私人或工作都有導入聲學校正系統,其中以Genelec占大宗。

2021/05/12

送假琴給Brian May的日本傳奇琴師:Kid's Guitar 木戸宏

這位琴師"木戸宏"是我在翻譯其他文章時知道的:
https://modernmusician.com/forums/index.php?threads/更新中-日本讀者投稿的-我的愛琴與它的故事-系列.233746/#post-821058
他所設立的Kid's Guitar在80~90年代是相當知名的獨立手工廠牌,當年Brian May、Lenny Kravitz及Hiram Bullock都有用這家的琴,
不過因為種種因素最終在1999停止營業,木戸宏也自此從吉他產業界裸退,迄今沒有在樂器相關的公開場合中現身過。

因為查了他的資料覺得很有趣,故將這些內容統整成一篇文章,
不過必須先說明、我主要翻譯的引用來源是下方參考資料裡的第二個連結,
此文章據說是由木戶宏本人向該網站站主所私訊的內容剪輯而成,
但沒有任何證據證明網站的內容百分百是木戶宏的手筆,就算真是木戶宏本人投稿也無法證明他說的內容真偽。
各位就當茶餘飯後的八卦看看就好~

=======================================================

木戶宏會開始做琴是因為學生時期居住的長崎沒有賣Fender、Gibson,就算有也太過昂貴,
因此他在高中二年級時嘗試做了把SG,被弟弟稱讚覺得很得意就接二連三地繼續做了Les Paul (Flat top)、SG double neck。
一開始Fret是用鐵絲充數,後來才知道福岡的Yamaha有賣。
Strat的拾音器也是自己做的。

畢業後他進了1935年設立的老店"春日樂器製造"服務,再後來轉到ESP當上了工廠長兼董事。
現在日本很知名的高級吉他廠牌Freedom Custom Guitar Research的創立者兼老闆"深野真"以第一屆ESP製琴學校學生身分在ESP工廠工作時就是拜木戶宏為師。
1986年木戶宏離開ESP,帶著在美國覓職半年未果返回日本的深野真設立了手工訂製吉他品牌Kid's Guitar,Kid's取自木戶的羅馬拼音Kido。

從此Kid's Guitar不僅以連Case都手工木製的"全"手工吉他聞名,也製作優異的樂手仿琴系列在樂器行販售。
在Kid's Guitar還沒做琴給Brian May以前有個關於樂手仿琴系列的內幕足以證明它們的仿琴品質優異。
Kid's Guitar先受某知名樂器行委託製作Brian May的仿琴,因為口碑很好後來又繼續委託Kid's仿製某國外大牌吉他手簽名琴,
就那麼巧某YJM到那間樂器行就買了那把某大牌樂手的假琴,然後大家都知道某YJM是個大嘴巴又很愛炫耀,
所以某YJM就拿著這把假琴到那位某國外大牌吉他手面前獻寶,
結果因為那把假琴音色太厲害了反讓某國外大牌吉他手惱羞成怒就一狀告上法院說Kid's Guitar侵權…

------------------------------------------------------------------------------------------

1993年11月The Brian May Band在Tokyo Bay NK Hall表演,
木戶宏帶著他特別製作、指板上有Dragon Inlay的仿Red Special吉他:BM50到了Brian下榻的飯店。
但木戶既不是工作人員也沒有事先預約,在櫃飯店檯說要找Brian May自然只得到櫃檯人員的白眼。
木戶只好無奈地坐在大廳,此時看到一位很像演唱會工作人員 (road crew) 的老外,趕緊上前說:
「我拿琴來給Brian了。」
同時打開Case讓他過目那把BM50,老外看了看叫木戶在這邊等一下他去通報。
十分鐘後他回來說Brian現在在忙,木戶請他將這把琴轉交給Brian就離開飯店。
但在回程路上越想越不對勁,萬一那個人沒有把琴交給Brian而是自己私吞該怎麼辦?
一想到這、木戶就萬念俱灰…

但他沒想到的是那個看起來很像工作人員的老外是滾石雜誌選出"最偉大的100位鼓手"之一的Cozy Powell!!
他當時也是The Brian May Band的鼓手。

兩天後、Brian May在彩排中間大約十分鐘的空檔跟木戶見面,Brian開頭就說:
「我昨天一整個晚上都在彈你送來的那把琴,所以今天睡眠不足~」
讓木戶喜不自勝。
木戶在這短短的空檔請Brian把Red Special的電路板打開讓他研究琴身與搖座,
他也在此時了解了Red Special的構造。
(註:關於Red Special的構造見聞,原文引用網站是幾乎全文無修改轉載木戶的文章,這部分我會在下一節另外全文翻譯)

同年的聖誕節木戶就收到了Brian寄來的聖誕賀卡、簽了名的硬幣與T恤、以及Brian在錄音室拿BM50的廣告印刷用正片 (reversal film),並寫下"請隨意使用此照片"。
而木戶作為回禮製作了BM的Double neck寄到英國,卻不幸寄丟了。
(註:Brian寄給木戶的照片可以在參考資料的第二個連結中看到)

這把BM50在Brian May的官網有照片,左邊第二把:
https://brianmay.com/experts/expjan12.html


------------------------------------------------------------------------------------------

以下是原文引用網站中關於Red Special的構造見聞幾乎全文無修改轉載木戶的文章。

「請Brian讓我看他的吉他時實在很想知道搖座構造,就請他打開黑色的Cover,因此我知道了那把琴木材的秘密。
不是一整片的Soild木材,裡面是用複數的角材拼湊而成,在琴的正面與背面再補上各一片約1mm的Mahogany掩飾。

或許這把琴真的是用暖爐的木頭製作而成,因為通常在溫度很高的地方不會使用單板木材。
題外話、我有做過Toyota內裝木飾板的樣品,因為車內溫度在夏天時會超過80度C,所以我使用了八層拼貼、然後中間是鋁板。

關於Red Special的搖座系統,只從外觀大概看一下我覺得很難複製,而且那個搖座考量到維修整理而使用了獨特的零件。
以Kid's這種小工作室來說,因為沒有資金 (使用CNC大量投產) 所以只好拿黃銅塊手工切削,
因此BM仿琴的Bridge從最原始的版本開始改了三次形狀,我們當時可是花了相當多的心力。
順帶一提、後期的BM琴身是拿55mm的木板切掉約10mm,在較厚的那片木板內挖出半空心的凹槽,
然後再把同一片Mahogany切成5mm疊起來。
連我自己都認為做得太過火了,把這個當作賣點真的好嗎? 不過我想應該沒有人知道這件事吧。
(註:琴身加工這段我想像不出它的工法,所以是原文照翻沒有潤飾)

演唱會結束後,因為跟Brian約好要討論關於吉他的事...應該是招待會 reception 吧,
當年不論國內外、樂手在演唱會後都常會舉辦有簡單飲食的宴會來宴請相關人士。
(註:這邊應該翻慶功宴會比較適合...?)
在宴會上、從看起來像是Brian的夫人還是經紀人的女性手裡接過了名片,我就請她幫我安排跟Brian的對談,
當我在某個房間內跟Brian會面、正想聽聽Brian對Kid's BM50感想外並多問問他本人那把琴時,
某位女性突然跑來纏著Brian然後拉著他到了別的房間,我現在都還記得Brian離開房間時望向我那彷彿充滿歉意的眼神。
(原網站的備註:此女為已故的日本前偶像歌手"本〇美奈〇"、之前的專輯也有請Brian彈琴)
我不想說故人的壞話,但我過了很久都無法原諒她那蠻橫的態度。

事實上我還在東京時,ESP時期、不、在更之前的春日樂器時期我就是專職製作樂手樂器的製琴師,
所以接觸來往過許多業界人士,我真的沒辦法喜歡演藝界的人。
對了、Tom Petersson (註:應該是Cheap Trick的貝斯手) 我在春日樂器時期也有做兩三把琴給他,但我當時只是無名小卒,
日後他跟別的樂團來日本表演,我在Kid's的工廠送了一把8弦貝斯給他時問他還記不記得當年春日樂器的事,可惜他沒有印象。」

------------------------------------------------------------------------------------------

木戶不僅有突擊送琴給Brian May的紀錄,他也曾去頗為知名的Jazz / Fusion吉他手Hiram Bullock旅館守株待兔,
然後把他認為比樂手拿的吉他還厲害的假琴交給對方。
Hiram Bullock當下只覺得:「啥?」
結果彈了之後...「麻煩木戶大師這邊再稍微改一下~」(笑)

本來下一位受害者(笑)應該是SRV,但不幸SRV在訪日前就遭遇事故身亡,所以木戶並沒有把假琴交到SRV手上。
即使如此Kid's Guitar的SRV當年還是有在市面上銷售。
這邊有一篇澳洲技師於2013年的評析:
https://tymguitars.com.au/blogs/blog/8415613-kids-srv-strat
組裝超過百把吉他、維修調整上千把琴的技師對Kid's的SRV如此評價:
…and every so often you pick up a guitar and go "holy crap, that's how you make a guitar" and I can tell you this now, VERY rarely do I pickup a "real" Fender and say that.
this is one of the finest playing and sounding instruments I've had the pleasure of working on.


不過讓這位澳洲琴師盛讚的Kid's Guitar仿製SRV,在2008年以前的日本二手價是…
7萬8日幣~(笑)
連結文章裡有提及2005年Fender自己推出的限量100把SRV在日本是200萬日幣,
文章作者說Kid's Guitar的音色在他耳裏完全就是SRV,根本就算拿正版來換他也不換~

------------------------------------------------------------------------------------------

2010年前後,日本一些有Brian May那把Red Special相關資訊的部落格或私人網站都收到了疑似木戶宏本人的留言,
其中也包括我參考資料的第二個連結,據該網站主人多次刺探,他認為留言者是木戶宏本人的可能性極高,
據說木戶當年已經一隻眼睛幾乎看不見,但仍努力利用Word打文章透過網路跟站主講述過去的事情。

以下木戶宏原文節錄直譯:
「看到現在仍然有許多人在DIY製琴的資訊、文章,讓我感慨這個時代真好。
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願意深入探求(DIY)的人能夠越來越多,
例如去探討十二平均律與純律的差異、木材黏合接著的科學、Fret位置分布的數學算式、拾音器電磁誘導的研究...等。
即使是現在、研磨刨刀的技術我也自負不會輸人。
把Maple這樣堅硬的木材像輕木Balsa般切削時的喜悅實在令人懷念。
(Brian May那把) Dragon Inlay也是我一個人用線鋸去切削南洋白蝶貝在鑲崁到黑檀指板上。
想做的話就一定做得到,當然能不能賺錢又是另一回事。

當年Kid's雖然有五位員工,但特別是在製作BM時除了噴漆以外都由我一個人完成,
全部都是自己製作,這是我當時的目標。
不管是哪個廠牌大多是琴身找這家代工、Neck找那家代工,特別是那些被稱作製琴師的人其實幾乎都只有負責組裝,
這點讓我難以原諒。
(註:這個八成是在諷刺PGM)
可以的話我當時連電路零組件、Fret、Tuner都想自製呢~
創業當時第一把琴連Case都是用木頭手工做出來的。
不過這 (麼堅持手工) 也是Kid's最後歇業的原因之一吧。

但當時真的非常開心~」

...從上面的文章來看木戶宏似乎是純粹的工匠性格,
去樂手下榻的飯店守株待兔送琴與其說是為了商業宣傳目的,更像是想證明自己的琴可以比原版更厲害。
正是因為木戶是這樣一個技術導向性格的人也難怪Kid's Guitar會無法順應樂器業界的生態而歇業。

題外話、或許是木戶給了Brian May留下很好的印象,Brian May對於日本人要仿製Red Special其實相當開放,
2007~2010年以製作Red Special仿製品闖出名號的Kz Guitar Works在2001年準備要仿製Red Special前寫信問了Brian May的經紀人,
對方回覆說:「只要不使用Queen或Brian May的名字的話並不禁止。」
比起某些用"這個形狀可能會誤導消費者"然後就以侵權名義告上法庭的廠商,Brian May顯然寬鬆許多...
不過現在Brian May也有自己的吉他品牌了,是不是還那麼寬宏大量就很難說~

標籤

器材評測 (95) Electric Guitar (72) 重要知識 (54) Recording Gears (51) 雜談 (35) Guitar Amp (30) Effect (27) Software (26) 樂器保養 (24) VST (23) Soul Power Instruments (20) Headphone (19) Gibson (16) Marshall (15) 創作樂曲 (15) 木材相關知識 (14) 木紋 (11) 監聽喇叭 (11) Kiesel (10) RME (10) TS-808 (9) Cable (8) Framus (8) String (8) Suhr Reactive Load (8) Synthesizer V (8) 溼度 (8) Analysis Plus (7) Fender (7) audio-technica (7) AKG (6) Blackstar (6) Bridge (6) Cornell (6) Knaggs (6) 歐陸電吉他小廠 (6) Boss (5) Ibanez (5) KS Digital (5) Pickup (5) DAW (4) Focal dystonia (4) Jackson (4) Maxon (4) SPL (4) 侷限性肌張力障礙 (4) 肌腱炎 (4) Ableton Live (3) FreedomCGR (3) GHS (3) Genelec (3) Headphone Amplifier (3) ME Geithain (3) Seymour Duncan (3) Shin's Music (3) 檸檬油 (3) Bass (2) Bogner (2) D'Addario (2) ESP (2) Fender Japan (2) Kid's Guitar (2) MXR (2) Mesa Boogie (2) PRS (2) Vovox (2) Vox (2) Warwick (2) iZotope (2) 指板油 (2) 日本音樂專門學校 (2) &K. Laboratory (1) 320design (1) Addictive Drums (1) Apogee (1) Brian May (1) Dithering (1) Freekish Blues (1) Furman (1) Grace Design (1) Guilford (1) Guitar Pro (1) Heritage Guitars (1) Honda Sound Works (1) Keeley (1) Lake People (1) Leqtique (1) Mammoth Electronics (1) Mogami (1) Mono (1) Music Msn (1) OLLO Audio (1) Planet Waves (1) Polish (1) Prism Sound (1) Samplitude (1) Softcase (1) Spector (1) Spectrasonics Trilian (1) Suhr (1) Superior Drummer 2.0 (1) TC Electronic (1) Taku Sakashta Guitars (1) Tokyo Effector (1) Vertex (1) Vocaloid (1) WAXX (1) Wampler (1) Waves (1) Weehbo (1) ZODIACWORKS (1) 拭琴布 (1) 浜田麻里 (1) 穩壓器 (1) 詐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