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創作樂曲 -My Original Music-

  

2023/05/31

Tonewood之我見

Tap tone

這世界上很多人不相信Tonewood,
但我個人在比對過各種不同人拍攝的影片後,
大致認為Tap tone (敲製琴前木材的聲音) 可以相當程度反應製琴後的頻率變化,
雖然Tap tone反映出的音色會受到敲擊方式、敲擊位置、木材大小厚薄…等條件所左右,
但木材本身的頻率特徵還是可以聽得出來,所以我個人覺得聽Tap tone的要訣就是要抓到這點。

這是一位美國琴師拍攝的Tonewood revew系列播放清單,
影片中的Tap tone可以作為各位訂琴時選擇木材的參考依據。
各位可以去聽聽看他對各種木材的Tap tone是否符合你過去對該木材製琴後的印象:
這是英國琴師的Tonewood review播放清單,
不過因為他是木吉他製琴師,所以裡面Tap tone測試的木材大多都很薄。

在聽Tap tone的同時建議各位可以搭配The Wood Database跟Bell Forest Products兩個網站,
以參考各木材的揚卡硬度測試 Janka Hardness與氣乾比重 Specific Gravity等數值,
這兩者分別代表該木材的硬度與密度,這對音色有很明確的影響。
例如你可以想像"又硬又紮實的鐵塊"、跟"很硬但空洞的鐵盒"之間的聲音差異。

我自己個人對影片中各常用木材Tap tone的想法 (照英文字母順序排列):
  • Alder。
    畢竟是揚卡硬度只有590 lbf (2620 N) 且氣乾比重很低的軟木材,混濁感很明顯。
    根據各人喜好不同,混濁感一詞可以代換成溫暖。
  • Ash & Roasted Ash。
    烤過的Ash變得有點像重心高一點的African Mahogany,低頻比普通的Ash混濁...不喜歡。
  • Bloodwood。
    重心比Ebony低一點但沒有Ebony的凹陷感,
    中頻紮實但沒有Rosewood的混濁感、也不像Koa那樣黏膩,而且帶有明亮的鈴聲。
  • Buckeye Burl。
    對揚卡硬度350 lbf (1557 N) 與氣乾比重0.34的極鬆軟木材我不予置評…
  • Ebony。
    Tap tone就跟它實際的音色表現一樣:V型、或者可以說U型EQ。
  • Genuine Mahogany。
    Mahogany系其實中高頻明顯,過去都流傳Mahogany是中頻鼻音木材,
    實際去跟真正中頻明顯的木材比較就會發現並非如此。
    不過African Mahogany的中頻確實是比Genuine Mahogany更突出一些。
  • Koa。
    一般三頻講的是高中低頻,Koa的三頻是中頻中頻中頻。
  • Limba。
    高低頻相對收斂但很乾淨的好學生音色。
  • Purpleheart。
    有點類似Ebony的V型EQ但重心較低且高低頻的間隔較小,
    稍微有一點Rosewood系的混濁感、但比Rosewood乾淨明亮。
  • 包含Cocobolo在內的Rosewood系
    雖然揚卡硬度都在2440 lbf (10854 N) 以上,但聽起來都有一種強烈混濁感,我不喜歡這種聲音,
    一樣、根據各人喜好不同,混濁感可以代換成溫暖。
  • Walnut。
    空洞偏低頻,但聲音很乾淨。
  • Wenge。
    屬於中高頻,有輕微混濁感。
  • Zebrawood。
    就像是更紮實、中頻更多、且更乾淨的Maple。


=================================================

Tonewood亂談

以下文章純屬個人見解,沒有任何科學根據。
對各位在訂製吉他時有沒有助益,端看各自的判斷。

1. 木材或琴本身的材質影響電吉他音色的理由可能是弦振動引起的共鳴被拾音器收到。
為什麼拾音器會收到琴共鳴的聲音?
這個答案去敲敲琴身看看音箱會不會有聲音就知道了。
原理:https://chichengjuanhe.blogspot.com/2017/01/blog-post.html
因此電吉他的材質會影響音色是肯定的,而且程度會隨著木頭佔比 (如較厚較大的琴身) 增加,
但材質差異在音色整體比例上確實遠低於拾音器本身的影響。

2. 理論上靠近弦側的材質、如指板與Top,對高頻的影響最多。
越硬且密度越高的材質對高頻衰減的程度越少。

3. 如果不想要訂製琴的音色偏離傳統電吉他太遠,
建議揚卡硬度測試 Janka Hardness超過1500 lbf以上的木材佔比不要太多,
硬度2000 lbf上下或更高的木材最好不要用超過一個部位 -- 例如指板跟Top同時使用。
高頻保留太多會讓聲音過於生硬。

4. 正常狀況下、我個人會建議靠近弦側的木材挑選硬度與密度較高者,
畢竟如果使用太軟的材質、高頻會優先被吸收抵消掉。
但還是可以嘗試Neck與Body back反過來用硬度較高的材質,
你可以想像一個木箱上方是鐵蓋下方是木頭、與上方是木頭下方是鐵底在敲擊上的音色差異,
下方配置較硬的材質雖然無法還原被抵消的高頻,但反射殘餘的高頻也會對讓音色有不同的感受。

標籤

器材評測 (97) Electric Guitar (74) 重要知識 (54) Recording Gears (53) 雜談 (35) Guitar Amp (32) Software (28) Effect (27) VST (25) 創作樂曲 (24) 樂器保養 (24) Synthesizer V (22) Soul Power Instruments (20) Bogren Ampknob (19) Headphone (19) Gibson (16) Marshall (16) 木材相關知識 (14) 木紋 (11) 監聽喇叭 (11) Kiesel (10) RME (10) Suhr Reactive Load (9) TS-808 (9) Cable (8) Framus (8) String (8) 溼度 (8) Analysis Plus (7) Bogren IRDX Core (7) Fender (7) audio-technica (7) AKG (6) Blackstar (6) Bridge (6) Cornell (6) DAW (6) Knaggs (6) 歐陸電吉他小廠 (6) Bogren Krimh Drums (5) Boss (5) Ibanez (5) KS Digital (5) Pickup (5) Ableton Live (4) Focal dystonia (4) Jackson (4) Maxon (4) SPL (4) 侷限性肌張力障礙 (4) 肌腱炎 (4) FreedomCGR (3) GHS (3) Genelec (3) Headphone Amplifier (3) ME Geithain (3) Mesa Boogie (3) Seymour Duncan (3) Shin's Music (3) 檸檬油 (3) Bass (2) Bogner (2) D'Addario (2) ESP (2) Fender Japan (2) Kid's Guitar (2) MXR (2) PRS (2) Vovox (2) Vox (2) Warwick (2) iZotope (2) 指板油 (2) 日本音樂專門學校 (2) &K. Laboratory (1) 320design (1) Addictive Drums (1) Apogee (1) Brian May (1) Dithering (1) Freekish Blues (1) Furman (1) Grace Design (1) Guilford (1) Guitar Pro (1) Heritage Guitars (1) Honda Sound Works (1) Keeley (1) Lake People (1) Leqtique (1) Mammoth Electronics (1) Mogami (1) Mono (1) Music Msn (1) OLLO Audio (1) Planet Waves (1) Polish (1) Prism Sound (1) Samplitude (1) Softcase (1) Spector (1) Spectrasonics Trilian (1) Suhr (1) Superior Drummer 2.0 (1) TC Electronic (1) Taku Sakashta Guitars (1) Tokyo Effector (1) Vertex (1) Vocaloid (1) WAXX (1) Wampler (1) Waves (1) Weehbo (1) ZODIACWORKS (1) 拭琴布 (1) 浜田麻里 (1) 穩壓器 (1) 詐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