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聽網址:
Bandcamp (串流128kbps/MP3、購買則有44.1kHz/24bit Wav等多種格式)
Synthesizer V Weina演唱版:
純樂器演奏舊版:
Synthesizer V Weina演唱版:
純樂器演奏舊版:
Song structure:
0:00 Intro
0:43 Verse 1
1:08 Pre-Chorus 1
1:29 Chorus 1
1:57 Interlude
2:22 Verse 2
2:47 Pre-Chorus 2
3:12 Chorus 2
3:39 Solo
4:04 Chorus 3
4:31 Outro
創作背景:
類Speed Metal的曲風,用"類"是因為有掛弦樂、而且自己也覺得風格好像沒有那麼純。
這首歌應該是寫於2007年末到2008年初,以現在的標準來看它的架構其實略顯俗套。
那時有鑑於檯面上一堆歌曲都是編快→慢→快,太過老套,所以我當初決定從頭到尾都沒有變慢。
但是要在不變慢的情形下做出五種不一樣的段落:Intro、Pre-Chorus、Chorus、Solo、Outro,寫鼓的時候可是花了我不少心思 。
剛進Outro那部分嚴格來說不能算變慢,因為最原始的版本是跟後面一様的鼓點,
後來錄主唱時因為意外把鼓關掉發現效果不錯所以就改成現在這樣,而貝斯也就跟著變成了Solo風。
當初是樂團同名歌曲 (現在曲名有改過) 所以有寫歌詞,但現在無法錄、也沒有預算請人錄主唱就以無主唱的純樂曲形式發佈。
(註:2024年引進Synthesizer V Weina補上了主唱)
因為少了主唱、所以後來增寫了弦樂與提琴的部分。
特別是提琴、在Verse 2時左右聲道刻意放了不同旋律來作出一種反差,
左邊的中提琴以長音表現浮上心頭的種種思緒,右聲道的小提琴則以無休止的連音表現歷歷在目的往事,一靜一動剛好與曲名相符合。
我自己非常喜歡這一段的編寫。
原本(演奏版的)Verse 1並沒有提琴旋律,後來為了與Verse 2的平衡,所以這次就把原本主唱的旋律放進去。
而弦樂的部分則是還在玩團時就很想放進去,但因始終找不到鍵盤手,所以到離團前都沒有實現,離團後要改寫時就決定自己來處理。
一開始於2013年初寫,但因為自己是半路出家的樂手,整個和聲結構寫得很差,剛好趁這次整個重新檢視改寫。
前/間奏的Riff是我的嘔心瀝血之作(前奏是指進弦樂後那段),3度/4度/5度/6度/7度/8度/速彈/分解和弦全都放進去,
用現在的觀點來看也毫不遜色~(自誇一下XD)
兩段吉他Solo因為當初沒有記譜,現在也沒有辦法自己抓歌了所以就沿用舊有的錄音,還好聽起來並不突兀。
第一段Solo的前半段用了比較多有趣的音算是亮點,後半段因為沒梗了就跑一些比較傳統的手法;
第二段Solo則中規中矩...
======================================================
歌詞與解說:
Verse 1
毀滅 我是毀滅的火燄
燒盡世上的一切
破壞 我是破壞的劍
斬斷所有的是非
Pre-Chorus
在光影的交界之間
看不到日月的光輝
在過去與未來的狹縫之中
等待約定之日的到來
Chorus
永不熄滅的火燄是傳承的血
是身上灼熱的鮮血
冰冷無情的長劍是輪迴的碑
在永恆的盡頭 指引著下一個起點
Verse 2
生命 我是生命的火燄
循環再生的輪迴
守護 我是守護的劍
擋下惡意的威脅
--------------------------------------------------------------------------------------
Verse 1跟Verse 2的意境完全相反,是代表事物的兩面性。
燃燒的火焰可以破壞一切、也可以讓生命延續;揮舞的長劍可以斬殺敵人、也可以來捍衛家園。
Pre-Chorus想嘗試描寫一種畫面,火炎的劍在光影交界裡、時間狹縫中,獨自等待被拔出的那天來臨。
Chorus的第一句跟第二句是我最喜歡的句子:「永不熄滅的火燄是傳承的血,是身上灼熱的鮮血」;
第三第四句是對仗,「輪迴的碑」這句不太容易讓人聽得懂,
但我沒辦法找到可以替代石碑的單一國字,所以只好用"碑"來處理。
======================================================
2024/01/09更新:
2023年我注意到Synthesizer V這個人聲合成軟體的當下如獲至寶,
這代表我過去寫的歌終於能夠以最完整的面貌呈現了。
只是要再把2019年弄好的錄音檔 (Project) 重新挖出來有些麻煩,
因為原本做音樂的電腦停留在Windows 7,無法支援Synthesizer V,
意即從電腦到錄音軟體全部都要換新,
特別是錄音軟體內的Plugins版本一更新,舊錄音檔內就會找不到這些Plugins,
所以我索性趁這個機會重新建構之前沒有處理好的混音平衡。
簡單來說我反璞歸真:
- 移除了各音軌90%的Volume Automation恢復原始的抑揚頓挫。
- 統一各樂器Send給Reverb的量皆為全輸出的0 dB,
再由Reverb音軌控制音量,以尋求空間的一致感。 - 關閉Reverb的Low cut,還原低音帶來的空間輪廓。
- 吉他音箱則是從實體音箱JCM2000 TSL換成軟體Bogren Ampknob 5169跟66o6+,
經過那麼多年軟體音箱音色終於好到我能夠實用在樂曲上了。
且由於Reverb實質上變少了,低頻反而不再糊成一團,
關閉Reverb的Low cut也不會顯得低頻變多。
不過也因為Reverb較少,所以空間感沒有之前那樣寬廣立體,
這部分在Outro最能聽出差異。
主唱使用Gender功能把中文女聲Weina變成男聲,效果不錯,聲音還有點像我之前的主唱。
歌詞打上去其實表現就差不多了,
有些抑揚頓挫雖不合意,但不想深入研究怎麼調整就睜一只眼閉一隻眼
所以我幾乎沒有什麼調整,也沒有太多心力慢慢調整,科技進步真好。
這次全程混音只有使用OLLO S4X 1.2監聽耳機、與它們的USC耳機頻率響應補償Plugin,
最後幾天再加上筆電的破喇叭來聽在一般消費裝置上的各樂器平衡,
很意外完全沒用到昂貴的小型監聽喇叭王者RL906,混音居然還混得不差。
為了2023~24年的重製,不僅買了新電腦也買了幾個新的軟體,但超過一半都浪費錢:
- 本來以為XLN Audio的Addictive Drums太舊沒有辦法在新電腦上使用,因此買了三套鼓軟體,
令我錯愕的是、其中兩套一年內才推出的Metal Drum,表現完全遜於我十幾年前調整的Addictive Drums… - 然後想說用高質感的Tokyo Scoring Strings來取代Ableton Live Suite附的弦樂,
反倒因為個性太強烈,喧賓奪主無法融入樂曲...!! - 聽說音質很好、想拿來換掉Ableton Live的錄音軟體Samplitude,
沒料到介面超難用,程式不穩各種崩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